孩子在院里的游乐场所开心玩耍。
7月1日,来宾市儿童福利院正式投入使用,该院属于市政府重点民生项目工程之一。近一个星期过去,该院具体投入使用情况如何?记者对此实地探访。
“小鑫(化名)快来,我们来客人啦!”7月6日,记者到市民政园区的儿童福利院探访,院长权仁勤带着几名孩子热情地接待记者。进入院里后,记者看见院内地板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墙上画满孩子喜欢的卡通图案;院里的其他孩子有的在玩玩具,有的在吃饭,有的在床上睡午觉,看起来已经完全适应福利院的生活。
“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我们要求全体工作人员都进行核酸检测和全天佩戴口罩,并仔细做好院里院外的消毒工作,有人进出院子时必须测量体温、做好登记等。”权仁勤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经成功接收19名儿童,其中兴宾区的有17名,武宣县1名,忻城县1名。
“这些孩子是从兴宾区福利院转收过来的孤儿,我们特意聘请了15名工作人员照顾他们。”在权仁勤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该院的儿童养育室、康复室、感觉综合训练室、图书室、文化娱乐室等地方。据悉,该院接下来将主要从儿童的保育、康复、特教以及儿童的发展四个模块开展工作,并陆续接入更多孤儿,同时引进专业的康复人才和特教老师,以及通过添置个性化的康复器材等提高服务能力,保障孤残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覃国发是福利院里负责照顾男孩子的男老师之一。他说虽然每天照顾多个孩子很辛苦,但当孩子们粘着他亲切互动时,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很值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最终能够融入一个新家庭,就此开启新的美好人生。”覃国发说。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负责人李苏华告诉记者,在市儿童福利院运营之前,全市机构供养的孤残儿童临时寄养在兴宾区社会福利院(是唯一具备养育和托养儿童能力的县级福利机构),该院由于床位数少、设备陈旧、专业力量较为薄弱,难以达到标准化的服务水准,不能满足孤儿、弃婴、家庭无力照顾的残疾儿童的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需要。“市儿童福利院的建设和运营,填补了来宾市社会福利事业基础设施的空白页和盲点。”李苏华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民政园区建有市福利综合楼老年护理部项目副楼4层半,建筑面积4221.95平方米,设有床位150张,作为市儿童福利院使用。该院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提高安置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孤儿、弃婴、家庭无力照顾的残疾儿童救助和养育服务水平,较好地保障被安置者的生活条和生活质量。
据了解,来宾市各级民政部门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下一步将通过政府委托、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儿童服务类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助力来宾市打赢脱贫攻坚之战。(杨宇婷 唐 毅 黄文媚)
责任编辑:卢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