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信用体系、支付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农村抵押担保体系“六大体系”不断完善……5月26日,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自2010年来宾市启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全市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农村群众金融便捷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村级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来宾市印发《来宾市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室推行农金村办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室”功能,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进村示范工程,严格按照“六个一”标准打造,并给予资金补助,实现了乡镇全覆盖。目前,来宾市搭建“三农金融服务室”730个,实现了村级100%覆盖。
支付体系建设快速发展。来宾市通过印发《来宾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县乡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进村专项工程等,在巩固助农取款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其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地区新增atm、pos机、设立“微银行”、推广电话银行、快捷支付等。目前,全市建设农村支付服务点1252个(其中兼具电商功能的394个),实现了村级100%覆盖,农村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受理端改造面达60%,农村基本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来宾市投入800多万元,各县(市、区)已全部完成农村信用信息系统搭建,全市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数30多万户,覆盖90%以上的农户。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四级联创”,全市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面分别达到61.89%、56.91%、54.55%。
农村金融扶贫环境极大改善。来宾市形成了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保险机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民间金融等机构(组织)组成的金融扶贫组织体系。2016年以来,辖区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113.76亿元,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贷款69.61亿元。(张朝广)
责任编辑:卢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