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来宾第二批13人援湖北医疗队随广西医疗队出征武汉,至今已过10余天。在这争分夺秒的10余天里,他们把患者当亲人,治疗患者的疾病,弥补患者的内心创伤。“感谢广西医疗队,以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句句感谢,为这个13人的团队注入无穷力量,坚定他们战“疫”到底的决心。
经过调配,来宾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与广西第五批医疗队部分医护人员结成小组,进驻武汉市优抚医院。来宾医疗队所在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是老年痴呆症患者。
“爷爷,我们来测餐后血糖,您几点吃的早餐啊?”兴宾区人民医院护士霍凤拿将仪器放下,熟练地伸出双手比出一个“7”。老人咧嘴一笑表示肯定,然后开始接受测量。因为语言沟通不畅,从一开始的“鸡同鸭讲”,到后来用手势、文字表达,这是他们与患者逐渐培养出的默契。
与老年痴呆症患者相处,更考验医护人员的耐心。有的患者记不清自己的床号,离开房间后往往需到护士站询问床号;戴着呼吸机感觉不适,随手就摘下……“要哄他们吃饭、睡觉、戴口罩,哄他们配合治疗。”霍凤拿性格活泼,把患病老人当作自己的长辈细心照顾。
武宣县人民医院护士臧张桂今年24岁,是来宾医疗队中最年轻的护士。臧张桂的爷爷是抗战老兵,臧张桂继承了爷爷敢闯敢拼的家国情怀,主动请缨到一线驰援。臧张桂的奶奶在出发前自豪地对她说:“我孙女明天去武汉,去上战场,去当‘解放军’。”
“每当有病人提醒我离他远点,避免被传染的时候,我都深受触动。”臧张桂想,深处疾病阴影中的武汉人,还能对周遭的人释放善意,自己没有理由不拉他们一把。
查房、对症诊疗、与病人聊天,帮助他们舒缓心情……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胡庆文说,自己在武汉的工作和生活与往常并无不同。作为来宾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唯一的医生,胡庆文担起重任,与广西及其他省的医生一起,每天穿梭在各病区。胡庆文每次轮班到病房,都走到患者床边,鼓励他们克服恐惧。胡庆文说:“走到患者的床边,把手搭在他们的肩上,虽然隔着手套,但也传递了一种温暖。”
前几天,来宾医疗队收到最新指令,所接管病区的病人转交给另外的医疗队救治,再重新收治其他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有些患者与广西医疗队(来宾医疗队)结下深厚的情谊,有病人提出“换病区,不换医疗队”的请求。经过协调,患者选择听从调配,临行时他们握住医疗队员的手,依依不舍道别:“感谢广西的亲人,谢谢广西的医疗队。”来宾医疗队与有荣焉,写在防护服上的“广西”“来宾”字样,是他们留给武汉患者的最直观的印象。
与来时的凛冽寒风不同,随着武汉气温回升,春天的脚步不期而至。全国确诊病例逐日下降,治愈出院病例日渐增多,身处疫情最前线的来宾医疗队员深切体会到:一切正向好的方向转变。(莫永娟 张燕)
责任编辑:卢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