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疫情相关信息的准确权威发布关系到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但仍有极个别网民不顾社会大局和事实真相,通过网络编造、传播、散布涉疫情不实信息,在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甚至引发恐慌。2月3日,山西省公安厅发布了依法打击处理的10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2月3日央广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除了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冲在抗疫第一线之外,绝大多数普通公众都按照专家的指导、政府的要求,留守在家里,尽最大限度减少传播和感染病毒的概率。即便是已经返回自己工作岗位的人员,也严格遵照有关规定,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感染。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道防守之门,做好自己,不但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也是在为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我们并没有真正跳出“大疫面前有大谣”的窠臼,仍旧有少数人或出于愚昧无知,或出于心理扭曲而制造或传播谣言,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同时,也面临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
尤其是,现在制造和传播谣言者借助了网络平台和渠道,更加容易造成谣言扩散,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自然也就更大。与此同时,公众在疫情面前难免会陷入焦虑和恐慌情绪,而这时候相关谣言的传播,就会加剧公众的这种焦虑和恐慌情绪,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一些错误选择,轻则带来工作、生活上的困扰,重则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身体健康或生命危害。
抗击疫情也要抵制谣言,抵制谣言即是抗击疫情。对于公众、网友来说,面对网络上的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要仔细甄别,谨慎传播,不要成为谣言传播的工具,从而导致害人害己的结果。而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在疫情面前更要加大对制造和传播谣言者的打击力度,根据谣言的内容、性质以及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依法惩治,既惩戒当事人,也警示其他人。
当然了,面对有关疫情的谣言,政府有关部门、权威媒体也要及时做好辟谣和信息披露工作,这同样是对谣言的一种遏制和阻击。非常时期,一些不实消息的出现和传播在所难免,而只有相关部门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才能挤压不实信息和各种谣言的生存空间,让它们没有生存之地。(苑广阔)
责任编辑:卢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