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文明网-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让孩子都享有公平受教育权
来源:    发表时间:2020-06-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贫困孩子享受城区优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扶贫攻坚,教育为先。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创新方法,攻坚克难,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孩子都享有公平受教育权,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这是兴宾区委、区政府的庄严承诺。”兴宾区委书记周灵说。

示范引领 延伸推进

兴宾区石牙镇牛角塘村有村级小学1所、教学点1个,学生440人中有贫困家庭学生35人。牛角塘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落后,学生学习氛围不浓。

2018年6月,兴宾区在牛角塘村建立教育扶贫示范点。首先通过资金倾斜,帮助该示范点争取到资金30多万元,用于建设学校教学楼、围墙装修、校园美化、教师周转房项目,使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我们的学校变美了,老师也有宿舍住啦!”牛角塘小学学生覃欣怡说。

业务培训、跟班学习、教学示范……城区对该示范点开展教育结对帮扶活动,城区多所小学安排骨干教师到牛角塘小学“送教下乡”,牛角塘小学教师也安排到城区小学跟岗学习。与此同时,城乡学子间的结对帮扶也同时进行。牛角塘村贫困户学生、失去双亲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及留守儿童得以与城区小学学生结对,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开展交流,在学习及生活上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通过一系列教育帮扶,牛角塘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风学风逐渐浓厚,教学成果显现。2019年秋季学期,牛角塘教育示范点教学质量由原来的全镇倒数排到全镇第四名。

牛角塘教育扶贫示范点是兴宾区教育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兴宾区通过专项资金倾斜、政府安排资金及多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捐资助学,全力打造教育扶贫示范点。目前,兴宾区建有教育扶贫示范点15个,这些示范点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建设 均衡发展

6月1日,在兴宾区迁江镇初级中学,运动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群学生在全新的塑胶跑道上跑步锻炼。“踩在上面弹性很好,比原来的水泥跑道跑起来更轻松。”学生韦运宝说。

迁江中学环境的优化,得益于兴宾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8年以来,兴宾区投入1.05亿元新建、改建4所城区学校,完善95所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

针对学校规模小、师资匮乏、缺少竞争活力等问题, 兴宾区成立来宾六中、实验小学等12个教育集团,大胆探索实施以“优质校 薄弱校、优质校 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打破原来教师在岗模式,使师资力量实现再分配。师资均衡发展,带动新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发展。

为让优质师资力量惠及乡村, 兴宾区继续开展城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结对帮扶工作。2018年以来,帮扶学校与受援学校组织“互助班级”结对约90对、教师“一帮一”师徒结对约190对;派出骨干教师240余人次到薄弱学校进行集体备课,上示范课、指导课及听课评课约360节,指导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共146个;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50余次,举办专题讲座40余场次,受益教师1900余人次。

优质教育 改变人生

来宾市城南小学六年级学生韦刘琪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子女,父母因故致残,生活不能自理,全家只能依靠低保维持生活。残酷的现实让韦刘琪更加珍惜读书机会,一直保持着优秀成绩。

“这些孩子都很懂事,爱学习,适应很快。”城南小学校长张羡说,2019年城南小学接收40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一开始,很多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很抗拒,有的学生抓着校门哭,不愿进来。

为此,学校专门组织师资力量,跟孩子们交流谈心,引导他们释放天性,跟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针对韦刘琪等困难家庭学生,学校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每年资助5000元,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

再穷不能穷教育。兴宾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廖文荡表示,兴宾区一直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确保有入学入园需求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自老乡家园和来安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以来,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努力协调学位,无条件做好接收易地扶贫搬迁户儿童少年的入园入学工作。据统计,目前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共有近800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儿童少年在读,让贫困孩子享受同等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卢彬彬

 

 

关键词: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 下一篇


  • 主办单位:中共来宾市委宣传部、来宾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的技术支持: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邕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