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检察机关既是参与者,也是守护者。近年来,来宾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模范引领作用,以“检察蓝”为来宾增“姿”添“味”。
“检察院帮我们做的这个晾晒区,一次可以晒几床棉被,真方便……”“以前我们都是随便敲两颗钉,拉根线,棉被晒了会掉下来,又要做‘重复工’,现在多大的风都吹不落……”夏日的早上,清风微凉、朝阳和煦,在来宾市科技小区的晾晒区,几位小区居民一边晒棉被床单一边拉家常,温暖的阳光照在她们笑脸上,也均匀地铺在洁白的棉絮中。该小区有住房48套,常住户仅有29户,且以租户居多,业主委员会多方联系,一直没有物业公司愿意入驻。2022年以来,市检察院全力参与城区住宅小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包联该小区后,绘制停车位,购置2组分类垃圾桶、消防器材,建设1处公共晾晒区,最大程度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协调移动公司整理杂乱电缆,为9户住户安装户外电缆箱,消除安全隐患;协调企业为小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和车棚,从根源上杜绝飞线充电现象。让小区居民们真正住得舒心、开心。
“以前这里的电缆乱七八糟,路过的学生多,下雨最怕触电。是市检察院协调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谢!”在城区政和社区,杂乱电缆形成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市检察院坚持将检察履职融入城区背街小巷专项整治行动中,当发现该隐患后,院相关负责人带领未检工作办成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将小巷路旁的围墙缺口修补好,重新铺设电缆并给电井安装安全防护。
“树立正确理财观念,警惕非法集资陷阱”“防范电信诈骗,共建美好家园”“依法从严惩治黑恶犯罪”……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漫画,一条条简单易懂的法治标语,以图文形式绘制在墙上,为街道新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市检察院积极参与“扮靓桂中城”主题活动,主动“认领”红水河大道南段,在80平方米的路旁围墙绘制7幅法治墙绘,将原本长满杂草的红砖围墙变成宣传法治的窗口,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提升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022年以来,市检察院持续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两级检察院依法办理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34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兴宾区人民检察院、忻城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犯罪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适用十倍惩罚性赔偿提出诉讼主张,充分体现民事公益诉讼的社会价值、法律价值功能,取得良好办案效果。此外,市检察机关紧盯河道污染、堵塞等突出问题,以“河长 检察长”模式助力保护水资源,办理案件39件;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46件,增殖放流鱼苗约18.90万尾。同时以生态检察为引领,推行大瑶山生态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联合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等12部门共建大瑶山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和行政执法跨部门协作机制,全力守护大瑶山生态,共办理涉大瑶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70件,追赔生态环境修复费等225万余元,恢复被破坏林地410多亩,督促整治河道污染、非法占用林地、破坏古树名木等问题,督促清理河道109.13多公里,保护古树名木9棵,以检察履职守护绿水青山蓝天。
关键词:
| 下一篇